品牌管理的第二項任務是培訓。品牌評估后的改進是全員行為,通過培訓可以提高全員對品牌的認識和品牌管理的能力。
品牌管理的第三項任務是學習與研究,品牌管理屬于動態管理,需要不斷的審視環境的變化、趨勢的變化,因此需要持續的學習和研究。
品牌管理的第四項任務是品牌資產管理。這件事是需要和財務部門、投資部門、法務部協作開展的。譚小芳老師提出的品牌管理部門的四大任務,根據不同企業規模、所屬行業,會有所側重、調整。
譚小芳傾注十年功力對品牌的研究后認為,進行品牌的管理可以簡單,但卻需要境界,什么樣的境界呢?很簡單,就是必須有“深山藏古寺”畫作中“一個挑水和尚”的境界。本人對品牌小有研究,結合幾年來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一套品牌管理的四要素:定位、命名、故事、形象,期望能夠拋磚引玉。
1.定位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品牌定位是品牌經營的首要任務,是品牌建設的基礎,是品牌經營成功的前提;品牌定位在品牌經營和市場營銷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品牌定位是品牌與這一品牌所對應的目標消費者群建立一種內在的聯系,品牌定位是市場定位的核心和集中表現。
2.命名
從發展的角度看,對于一個品牌來說,重要的就是品牌命名,說到這就不由得想起孔子的經典名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并且根據這句經典延伸出的一個成語:名正言順! 一個好的品牌名稱,能贏得目標消費群對品牌的關注、記憶和認同,它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
3.故事
品牌的產生以及過程就是品牌故事。翻開品牌的歷史,都會發現擁有自己的品牌故事,它對于公司的營銷起著正面積極的作用,對目標消費者造成一定的思維影響,并使其更容易認可品牌的價值觀和文化觀,一旦產生共鳴,便會對品牌產生信任感,并且不輕易改變;品牌故事的塑造,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真實性、趣味性、獨特性。
4.形象
品牌形象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品牌形象是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總體印象,狹義的品牌形象是指品牌的VI系統——LOGO、標準字、標準色、標準組合及VI應用物品等;VI系統是品牌建設之必要條件,倘若企業沒有導入規范的VI系統,企業的品牌建設則將很難實現
說了那么多,有的企業家會問,譚老師,品牌到底是什么?品牌到底如何管理?譚小芳老師認為,以銀行服務品牌為例,品牌管理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1、建好完善的客戶檔案。客戶的檔案應包括客戶的經營情況,客戶的經營情況主要包括企業的地址、企業的經營水平等情況。
2、對客戶進行分類。客戶檔案建立以后,產品經理要根據客戶的檔案情況對客戶進行分類,以全面熟悉掌握客戶的情況,針對不同時期的需要對客戶進行了個性化的服務。比如說:對一些經營水平較高的客戶,多為他們提供新貿易融資的服務;對于一些新興外貿企業,我們要及時與他們聯系,并派專業人員為他們業務培訓。
3、暢通與客戶溝通的渠道。客戶需求是多方面,有經營方面,有融資方面的。為了確保能及時了解客戶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首先,我們要加強工作的主動性,要通過每月一次上門服務的機會,主動加強與客戶的溝通,看看他們有沒有什么特殊的需要。其次,由于客戶的需求是因時而異的,沒有預見性的,我們要保證通訊工具24小暢通,確保客戶在遇到困難時,能及時聯系上我們。再次,由于部分客戶在有些時間段資金比較緊缺,這就要求我們多留心眼,多注意觀察,留心客戶的特殊需要,主動打電話詢問,以此來增加與客戶之間的感情。
4、尊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既然是個性化的服務,就要求我們根據客戶的個性,為他們提供真誠的服務。尊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首先要尊重客戶的個性。由于客戶個性的差異,在服務客戶時,我們一定要從客戶的個性出發,為他們提供他們認為滿意的服務。其次要尊重客戶的隱私。有些客戶的困難屬于個人隱私,我們在為客戶服務時,要注意尊重他們的隱私,切不可將他們一些個人隱私情況透露出去,否則,就會事與愿違。
銀行的服務工作十分繁瑣,也需要面對很多問題,能夠做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對于商業銀行服務工作人員而言,首先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在實際的業務操作過程中,保持耐心、熱心的積極向上的心態,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
需要強調的是,服務品牌已經不再只是餐飲、零售、通訊、金融等服務行業的專利,生產制造業也同樣進入服務品牌時代,出現了服務業向生產制造業不斷滲透、產品品牌與服務品牌融合的局面。